发布时间:2023年01月10日 来源:城管局
李峰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自《石家庄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2022年工作要点》下达我区以来,桥西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桥西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工作推进领导小组与各成员单位紧密配合,遵循“试点先行、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推进我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序开展。
一、体制机制建设情况
(一)制定工作方案
桥西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桥西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2022年工作要点》、《桥西区开展再生资源回收行业集中整治工作方案》、《桥西区“红黑榜”评树活动实施方案》,有力推进了我区垃圾分类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工作协调机制
1、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
2、区分类办落实周例会讲评制度。
区分类办定期组织各街道办事处垃圾分类负责同志召开工作例会议。及时对市垃圾分类各项工作要求进行传达,要求各街道严格落实市分类各项工作任务,压实管理责任人责任,强力推行撤桶并点工作模式,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注重分类实效,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的分类知晓率和投放准确率。
(三)建立考核制度并有效执行
为规范垃圾分类的考评工作,桥西区垃圾分类办公室制定了《桥西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评办法》并结合《桥西区“红黑榜”评树活动实施方案 》加强对各级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主体考核。
1、垃圾分类办公室每月对各街道办事处组织垃圾分类工作月度考核并将考核成绩纳入各街道市容评比考核成绩。
2、按照《桥西区“红黑榜”评树活动实施方案 》,各街道办事处组织各社区居委会对管辖生活小区每月自测自评一次,考评成绩上报区垃圾分类办公室。同时评比出区级、街道生活小区垃圾分类“红黑榜”名单并予以公示。
二、设施建设情况
(一)居住区投放设施标识清楚,投放设施完备
我区共有生活小区1004个,2020已全部完成前端投放设施布设,2021年在基础设施全覆盖基础上开展提档升级,提质提标工作。现全部生活小区满足分类运输条件,其中实现撤桶并点小区150余个。
(二)分类投放设施、分类收集运输车辆配置
我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900吨/天,其中可回收物180吨/天,占比20%,厨余垃圾310吨/天,占比34%,其他垃圾410吨/天,占比46%,有害垃圾占比小于0.01%。
现有运输车辆共175辆,其中可回收物运输车4辆,有害垃圾运输车5辆,厨余垃圾运输车20辆,其他垃圾运输车146辆。四类运输车辆基本可满足现阶段运输要求。
三、分类作业情况
根据石家庄市生活垃圾分类技术操作规范,确定了生活垃圾“四分法”,实行了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有效规范了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一)有害垃圾。示范片区和单位按技术规范都布设了有害垃圾投放桶,由第三方运营公司统一回收暂存处置。
(二)可回收物。在示范片区和单位内按规范合理布设了可回收物投放桶及其他回收设施,大件物品由第三方运营公司进行统一清运处置。
(三)厨余垃圾。厨余垃圾按照相关要求,由市餐厨中心采取密闭收运处一体化的模式,派专用运输车辆进行收集清运,或利用就地处理的小型处理设施就地降解,做到日产日清,无蚊蝇无异味。
(四)其他垃圾。由桥西区环卫大队转运至灵达发电厂焚烧处置。
四、组织动员情况
(一)纳入了基层党建工作。区生活垃圾分类办公室、区文明办、区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倡议全区党员志愿者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来,作为网格化管理和党员教育、党员管理、评先选优、基层优秀支部建设的重要条件。
(二)志愿者活动与入户宣传活动情况。以我区各街道志愿者团队为单元,组织深入到各个小区、沿街门店,组织各种各样,形式多彩的志愿者活动,并配合社区(居委会)在疫情防控安全的基础上逐步开始加大入户宣传力度,截至目前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的志愿者累计以达到8000余人。
五、宣传情况
(一)制作了桥西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手册,印制《河北省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石家庄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各1万余册,制作社区“撤桶并点”倡议书7700余块。
(二)通过微信公众号和网站,全方位搭建了生活垃圾分类信息化宣传平台。
(三)各街道办、各成员单位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社区宣传活动,通过分发宣传手册、垃圾分类小游戏、可回收物定时回收兑换积分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居民主动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来,有效加大宣传力度。
(四)加大户外宣传,累计在沿街围挡、道旗、站台等公共场所悬挂垃圾分类展牌300余块。
(五)积极参与我市各种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以多种形式加大垃圾分类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