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南长街道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突出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作用,深入推进依法治街工作开展,不断提升辖区依法行政和科学决策水平,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现将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树立党员干部法治思维。
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结合理论学习中心组和街道中青年干部素质能力提升班,积极组织街道领导干部加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贯彻,推动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做到遇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依法决策、依法办事,引导街道全体党员干部树立法治思维,坚决做到依法行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截至目前,党工委领导班子本年度集体学法4次,目前街道领导班子中共有6名成员具有法律背景。
二、持续优化辖区营商环境,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一门受理、协调管理、规范审批、限时办结”的“一站式”、“一条龙”高效服务平台和数字化管理,确保审批服务事项的受理、审批、发证等环节精准衔接。街道行政综合服务中心推行延时服务、预约服务、绿色通道等特别服务。在“早”、“中”、“晚”、非工作日上做文章,变“服务对象等着办”为“等着服务对象前来办”,建立健全窗口工作台账,实行一事一记,全面跟踪办件情况。本年度为2400余家企业提供点对点行政审批业务服务。
(二)精准帮扶助力企业发展。对企业制定分包方案,确定分包领导和分包责任人,定期对企业进行走访和帮扶,深入一线倾听企业家的声音。召开政策宣讲会、银企对接会,精准对接服务40余家企业,宣传推广我区人才、减税降费、科技创新等各项政策,为辖区企业赋能。培训招商专员,5次开展招商引资规划及政策推介会,成功引进15家企业签约落户,其中引入“大河系”、“北国系”企业六家。
三、依法狠抓城市管理,推动现代化国际美丽省会城市建设。
(一)开展占道经营整治。结合全市市容专项整治,对辖区占道游商经营、外摆等行为进行整治,共组织联合巡查行动100余次,暂扣流动摊点车辆50余辆,本年截止到11月30日当场处罚占道经营、随地扔垃圾等市容案件108起,处罚金9500元,整治成效明显。
(二)市容整治提升工作。结合中华大街整治提升、精品街道改造等项目,对中华大街、槐安西路等主要街道商户加大门前三包责任细化管理,执法队员每日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导改正。对工农路、南长街烧烤饭店进行约谈教育,宣讲法律条款,签订《合规经营承诺书》保证合法、合规经营,支持配合市容管理工作。
(三)非机动车停放管理工作。对中华大街、工农路等重点部位加强非机动车停放管理,采取疏堵结合的方法,多方联系建立、提升非机动车停放点位,通过广播宣传、树立禁停引导指示牌、指派专人在重点部位盯守移车等措施,争取居民的支持,解决了非机动车乱停放的难题。目前共组织集中清理中华大街沿线慢车道上停放非机动车4次、主街主路停放混乱的非机动车800余辆,约谈辖区共享电(单)车运营企业负责人5次。
(四)拆除私搭乱建、违章建筑工作。对辖区内的私搭乱建、私开门脸的点位开展违建专项整治,共摸排违章建筑、私搭乱建29处,建筑面积2320平方米,占地面积1773平方米,并已全部拆除完毕。在涉及当事人利益拒不配合的情况下,对当事人采取约谈教育、宣讲法规政策、现场勘查、下达责改文书的形式,争取当事人的理解,主动配合违建拆除工作,缓解冲突矛盾,圆满完成违建拆除工作。
四、依法做好辖区信访稳控及纠纷化解,维护社会安全和谐稳定。
(一)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是推进主体多元化。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多方主体共同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在原有的35个网格基础上,再增设28个网格,进一步细化网格化管理,提高现代化治理水平。同时积极联动发挥各社区调解委员会、法律顾问、法官工作站、派出所、司法所、劳动监察部门的作用,推进诉源治理,实现矛盾纠纷的早发现早解决。二是推进载体智能化。综治“9+X”、综合执法通、民调通三大平台实现矛盾纠纷可视、可见、可追踪。三是推进手段多元化。按照“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日排查、周调度,月汇总”进行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共排查矛盾纠纷100余起,形成卷宗35份,调解成功率达100%。辖区无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二)积极推进信访工作。建立街道信访联席会议制度,确认成员名单。案件办理方面,截至10月30日,信访平台共受理信访案件555件,已办结542件,在办件13件。
(三)推进司法行政工作。本年度接收委托进行审前调查24起,接收社区矫正人员15名,解除社区矫正人员10名,接收安置帮教9名,截至目前共有社区矫正对象21名,安置帮教对象17名。
(四)进一步推进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依托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各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发挥社区法律顾问和“法律明白人”作用,利用重大节日、主题宣传日、纪念日和重要法律法规的颁布日、施行日等时间节点以及结合上级和街道重点工作安排,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题普法,在3.8妇女节、3.15消费者权益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6.15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日、12.4宪法宣传日等时间节点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广泛宣传与群众和国家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全年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29次,解答法律咨询140余次,发放普法宣传材料3000余份,受众面达2100余人。
五、加强依法行政制度保障,不断规范政府行政决策行为。
(一)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建设。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开展,制定并经党工委会议审议通过了《南长街道党工委全面依法治街委员会工作规则》《南长街道党工委全面依法治街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规则》《全面依法治街规范化建设职责清单、制度清单》等文件,对街道党工委全面依法治街委员会及各科室、各社区党委的权利义务、工作规则作了具体部署。结合年度全面依法治区工作要点,科学谋划部署依法治街道各项重点工作。
(二)建立重大决策全过程记录和材料归档制度。在重点工作决策形成过程中,将决策形成记录和相关材料及时归档,并通过政府网站等依法进行公开,为公众查询提供服务,保证决策和工作公开化、透明化。
六、加强行政权力制约监督,推进依法行政责任全面落实。
(一)对街道决策权力的监督制约。紧盯权力运行关键环节和实施过程,重点对党工委会议事规则、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等街道议事决策制度规定的基本原则、决策范围、议事程序以及决策执行和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全程闭环监督。建立政治生态档案,全面梳理权力运行的廉政风险点,定期组织对街道工作机构履职情况开展监督。
(二)加强对行政审批服务权力的监督制约。列出审批服务廉政风险清单,予以重点监控防范。对审批服务中该办不办、推诿扯皮不作为,久拖不办、故意拖延慢作为,故意刁难、吃拿卡要乱作为等违反规定的各类情形,依法依规查究责任。
(三)对综合行政执法权力的监督制约。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重点对街道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制度等制度规定情况,以及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等行政执法行为进行监督,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乱检查、乱罚款,徇私枉法、弄权勒卡和滥用自由裁量权等违法违纪行为,依规依纪依法追究责任。
(四)对行政审批服务执法人员的监督制约。建立实施述职述廉制度,审批执法机构主要负责人定期向街道党工委、纪工委述职述廉,并接受询问、质询和评议。
南长街道办事处
2023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