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诚信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05日 13:28
核心提示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倡导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这是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高度,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建设提出的基本要求。因为现代社会不仅是物质丰裕的社会,更是诚信有序的社会。人民群众迫切希望生活在一个没有欺诈、不敢造假,可以坦诚相待而不用费心费力防范、猜忌和捉摸的社会环境。这就要求每个人都将诚信作为言语行动的基本规范,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
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道德支撑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面对亲朋好友或者陌生人,你是希望遇到一个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人,还是满口谎言、捉摸不透的人?购物或者做生意时,你是想遇到一个诚信经营、产品品质有保障的企业,还是一个靠欺诈赚钱的企业?面对台上的领导,你希望他襟怀坦白还是口是心非、说一套做一套?这些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大家都愿意生活在简单洁净的社会环境中,都愿意面对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现代社会如此,古代社会亦然。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视诚信为立人之本、齐家之道、为政之法,更是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根基。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因诚信而流传的故事比比皆是。曾子杀猪践诺,教育孩子不能言而无信;商鞅立木为信,换来了改革措施的顺利推行;张良守时,遂得黄石公之教;季布一诺重于千金,而有朋友助其免于灾祸;晏殊诚实,宋真宗信其可以教好东宫;童叟无欺,为古代店铺的招牌。真实诚恳、以信取人,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成为中国社会生活的基本规范。诚信文化的源远流长,使中国成为世界公认的礼仪之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诚信回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诚信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也有一些人迷失方向、失去自我。有人无视基本商业信誉,以次充好,缺斤少两,发布虚假信息;有人违背经济活动基本准则,言而无信,视合同为儿戏,甚至订立虚假合同;还有人罔顾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食品、药品生产中丧失道德良心,偷工减料,谋财害命,加剧了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社会上也有一些人办假文凭、假证件,提供假发票、假彩票,考试作弊,偷逃税款,骗取保险,假球黑哨等,不一而足。当然这不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海尔集团“以质量求生存,靠信用闯天下”,成为行业的翘楚;河北“油条哥”诚信经营,赢得了市民的信赖;谢延信一诺千金,照顾多病的岳母33年;孙水林为了兑付民工工钱而全家遇难,证明了中华民族的诚信美德传承不息。但是,在社会转型期,中华民族诚信的优良传统正在受到利益的侵蚀,引起了社会的担忧。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就没有长久的发展,没有信用就没有市场竞争力,没有信用就没有经济的秩序。但是市场经济的体制的不成熟,使得很多人不能认识市场信用的真谛,希冀通过违约失信赚取额外收益,其结果是损害了国家、行业最后是自己的利益。加强诚信建设,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诚信的价值回归,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其中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就是要大大提高市场行为主体的失信成本,让失信者无利可图,让那些利欲熏心的失信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惨痛代价。
和谐社会需要诚信的道德支撑
中国社会在转型的旋律中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杂音,针对我国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而倡行诚信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社会是一个多层次并存、多领域互接的有机体,人是社会中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要素,同时也是最不稳定和最具破坏力的要素。信用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就是人们互相诚实守信、言行一致,能够互相尊重、互帮互助、融洽相处;良好的信用关系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风气,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构建健康、稳定、协调、有序的社会结构,从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和谐社会的动态生成。反之,如果这种和谐和依赖的关系被打破,内部矛盾冲突不断,甚至引发对抗,则整个社会将陷入危机和灾难之中。
其次,和谐社会内涵丰富,诚信是其不可或缺的构成要件。诚信是达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必要保障。经济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如果诚信不足,就没有经济和谐,整个社会交易复杂性增加,谈判和监督成本都会相应增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法制经济,更是信用经济,丧失了信用也就丧失了市场经济的根本,最终将威胁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目前,我国正在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将社会诚信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切入点和重要抓手,是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识,加快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相协调、与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相一致的社会诚信体系,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我们坚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社会各界的自觉行动,建设诚信中国的目标一定能够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