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桥西区人民政府
 
桥西区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规划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15日 17:26
 地方文献是一个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发展的缩影,是具有本地特色的区域性文献,也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参考研究价值。有计划地搜集、整理和保存地方文献,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桥西区文化繁荣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为做好地方文献工作,制订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平等、无偿、开放、普惠”的办馆理念,加强我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为地方文献的保存、整理、开发、利用以及弘扬本地先进文化作出贡献。

二、规划目标

通过做好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工作,进一步丰富本馆馆藏,为传承、弘扬桥西区地域文化提供资源保障;建立较完整的地方文献收藏体系,使之成为本地文化研究和创新基石;通过文献专藏,打造本馆的公众文化品牌,促进全民阅读,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

三、收藏方法及方向

在收藏过程中注意收藏方向和收藏目标,避免盲目的收藏和随心所欲地征集。

(一)加强地方文献征集宣传

文献收集是地方文献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它为地方文献工作提供了文献保障,是地方文献整理和开发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充分利用媒体及网络平台,建立与读者、社会各界的有效联络渠道,通过向公众大力宣传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要意义,使文献征集工作收到连续性、长期性的效果。

(二)法规保障地方文献收集工作。建立地方文献呈缴本制度,使地方文献工作具有保障机制。保存地方文献除了图书馆自身的努力外,若能得到政府、社会的相应支持将会产生极大地推动作用。

(三)开展与兄弟馆之间的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与各区县图书馆加强协作交流,互通有无,互为补充,实现资源共享。

)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加强地方文献的征集、推广力度。如建立本名人专藏专架,收集个人著述、相关文献及藏书;设立本地文化专藏,收集本地历史长河中卓越影响力的文化名人、事件、流派等专藏,向读者开放阅读,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

)开发地方文献资源,树立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品牌。强化地方文献在地方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中的地位。通过对地方文献的整理、开发、利用,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树立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品牌。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地方文献资源的采访力度,提高地方文献入藏质量。进一步把地方文献开发、整理作为地方文献日常业务工作,条件成熟后整理、出版有特色的地方文献。

)实施地方文献数字化工程,逐步建立网上可检索的桥西区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及专题数据库,如地方志数据库、名人著作数据库、本地名人数据库等。

四、保障措施

(一)政策保障。对地方文献的征集重点和方向进行精心决策、科学管理、统筹安排,为本馆的地方文献建设把好关、掌好舵。

(二)政府扶持。政府批准与支持地方文献呈缴本制度,使地方出版社处于政府监督与督促之下,推动馆藏地方文献的资源建设。

(三)队伍建设。为落实好本馆地方文献建设规划,采集人员是关键。采集人员须有较强的事业心,敏锐的思想,吃苦耐劳的精神,公关的手段,并加强教育和培养,深入访求、贴近读者,才能确保本馆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顺利实施。

(四)硬件建设和经费保证。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人力、场所,更需要物力、财力的支撑。文献的购买、有偿征集,拍摄或复印、扫描等都需要经费保证。


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