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障读者、老年人、农民工等特殊群体和普通市民一样享受免费借阅政策,让特殊群体享受到了最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特殊群体可以在桥西区图书馆各服务区内阅览查资料、上培训、听讲座、免费上网浏览数据库,并享受馆内优雅的环境和先进的设备设施,使其真正感受到文化享有权上的平等,消除了特殊群体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障碍。
一、针对残障读者的服务
我馆在为残疾人服务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不仅设置了残疾人专用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卫生间等服务设施,而且在借阅册次和归还时间上也有所宽限。馆内一楼设有一间50平方米的残疾阅览室,配置有轮椅及残疾人阅览专座、盲人专用盲文图书、盲人智能听书机等若干,并选派两名工作人员到进行残障读者阅览室设备使用的培训,使他们熟悉其功能以指导残障读者使用,使其享受到同正常人一样的服务。定期为他们更换内容新颖、丰富多彩的优秀图书,使这一特殊群体也能很好地利用图书馆。
二、针对留守儿童读者的服务
我馆根据留守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在阅读设施、阅读环境、资料品种及阅读辅导等方面为少年儿童进行了特殊的设计和考虑。不仅定期开设未儿童专题咨询讲座,以生动的实例、风趣的语言吸引未成年人,净化他们的心灵,培养他们健全、成熟的个性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且定期举办读书活动、推荐健康网站和健康书籍,丰富其精神生活。我馆开设了电子文献阅览室,一方面加强网络信息的导航服务,将青少年读者感兴趣和实用性较强的数据库网址进行系统整合,引导少年朋友获取网上信息;另一方面通过网上监控、屏蔽、过滤等网络技术,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净化,让积极、健康、具有特色的信息资源占领网络文化阵地。
三、针对孤寡老年读者的服务
关爱老年人,满足老年人的文化需求,为老年人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图书馆一项重要的社会使命。目前我馆也加大了对老年读者的服务力度,在服务人员的选择、使用环境的布置、阅读设施的设计、文献资源的配置等方面,都做了精心的安排。报刊阅览室老年读者占到80%,而且75岁以上的读者又占了绝大多数,针对这个特点报刊阅览室提供了个性化服务,比如提供了舒适座椅、提供纸笔及老花镜,在报刊种类上增加养生类报刊、大型文学类期刊等所占比重,对他们喜闻乐见的报刊根据他们的需求及时调整。我馆还定期举办老年知识讲座、书法绘画比赛、诗歌朗诵会、红色电影展播等活动,同时还定期去到敬老院慰问,为养老院的老年人送去书籍、报刊等精神食粮,使老年人真正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愿望。
四、针对农民工读者的服务
农民工群体人数众多,在辛勤的工作之余,如何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也是图书馆需要关注的课题。桥西区图书馆在农民工聚居的地方,有选择地设立图书服务点,为工地民工送去内容丰富、新颖、针对性较强的图书期刊,让他们不出工地就可借阅到各种书刊资料。同时,免费为工地的工人放映优秀影片,开展一些励志演讲,农民工知识竞赛活动等等,来丰富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努力提高其文化生活水平。
五、对其他特殊群体的服务
文化教育水平低和获取信息渠道少是许多环卫工人和下岗失业人员共同的特点,图书馆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应该成为他们提高知识水平,获得为社会所认可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场所。图书馆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推荐实用性、科普性、知识性强的书刊,鼓励他们自我充电,用知识武装自己,掌握一技之长,改变自己命运。针对他们所关心的热点和疑难问题,通过开展专题讲座、报告会等形式,让他们及时了解社会动态。开展政策及就业等咨询,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就业前景。图书馆是“知识的殿堂”、是“没有围墙的大学”、是“人民的终身学校”,应该成为环卫工人、下岗失业人员等其他特殊人群读者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