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桥西动态
 >> 部门动态
 
桥西区检察院监督推动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设备规范化配置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8日 09:59
近日,石家庄市桥西区人民检察院干警对辖区内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简称AED)安装配置情况开展了公益诉讼“回头看”监督活动。检察干警走访多处地铁站、商场和体育场馆后发现,此前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已得到有效整改,AED设备均已规范安装并在显著位置设置指引标识,使用方法清晰明了,社会公众急救安全保障网进一步织密。
今年4月,石家庄市桥西区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部分公共场所的AED配置管理亟需改进。随后,该院干警实地走访了全市5家大型商场、13个地铁站点和1处体育场馆,发现不少设备安装不规范:商场里的AED有的安装位置距地面高度过高,有的被杂物遮挡;体育场馆的AED则被安装在远离锻炼区域的办公区,遇到突发事件无法在最短时间取用。同时,地铁站、体育馆这些公共场所重要出入口、AED放置处,普遍没有明显的导向标识,“找不到”成为AED有效使用的一大障碍。
4月30日,桥西区检察院在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的指导下,邀请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益心为公”志愿者和相关行政单位召开圆桌会议,全面介绍案件基本情况。与会人员就强化公共场所AED规范配置,逐步完善公共急救支持性环境达成共识。
5月8日,桥西区检察院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对现有AED实施综合监督管理,规范配置使用;提高人流密集场所AED配置率;加强宣传,让群众了解AED的重要性;强化培训,让更多人掌握使用技能。
接到检察建议后,相关行政机关高度重视立即部署全面整改。在人流密集区新增了35台AED设备,进一步织密急救安全网。市属医院等医疗卫生单位在门户网站、公众号发布了通过“石i民”小程序查找AED的流程,制作了AED教学视频、科普课件和宣传页等内容,并通过公众号、健康讲座、义诊活动等多种渠道向群众进行科普宣传。同时,相关部门多角度开展培训工作,在石家庄地铁打造“AED示范站”,市急救中心、市红十字会等单位深入医院、校园、社区开展急救知识培训10余次,4000余人次学习了AED操作和基础急救技能。
来 源 |河北法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