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西区积极探索区域养老服务模式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14日 09:28
“真方便,社区旁的区域养老中心提供的就餐、健身、娱乐等设施,为我们的老年生活提供了保障。”68岁的老人吴翠英高兴地说。石家庄市桥西区不断提升养老服务经验,提升养老服务人员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打造了一批以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为代表的“智慧养老”示范点,让更多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养老服务。近日,记者走进多家正在营业中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实地探访了他们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而打造的区域养老模式。

8月10日,是中国传统佳节“七夕”,在桥西区中山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73岁的吕存花和老伴儿面对工作人员送来的鲜花祝福,高兴地和大家拍照留念,向大家讲述她在年轻时下过乡的经历,在坚苦的岁月里,一步步靠勤奋的双手过上了好日子。
中山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地处城市中央,占地面积950余平方米,这里主要是为老人提供休闲活动场所,老人们来这里可以学习画画、书法、舞蹈、声乐等文化娱乐活动。
近年来,桥西区从城市居民养老实际出发,注重区域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打造了一批能够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养老示范点。
“今天雨下得特别大,能给我家送两份午餐吗?”8月9日上午,家住桥西区万科翡翠园的程玉香老人通过智能可视设备,向楼下智慧养老中心发出请求。记者在桥西区汇通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的数智服务大厅看到,大屏幕上显示的有老人姓名、年龄等基本信息,同时通过智能设备,进行实时监测的是血压、血糖、血氧等健康监测。工作人员鲁言介绍,他们跟社区老人进行的是全方位服务,除了这些监测,老人们在家还可以一键呼叫,区域养老中心可以为老人们提供送餐、家政保洁、跑腿等服务。
汇通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占地780平方米,公共活动区域宽敞开阔,设有舒适的居住房间,老人们可以在这里自由活动,为老人们营造出一个温馨的养老环境。“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可以为老人提供饮食起居的照顾,如协助穿衣、洗漱、进食等生活照料。除此之外,还有康复保健、文化娱乐、心理咨询等服务,还定期举办各种社交聚会,增强老人们的社交能力和归属感。”鲁言说。专业的养老工作人员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用耐心和爱心,为老人准备营养均衡的膳食,悉心照料着每一位老人的身心健康。
8月9日12时许,在桥西区西里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护士梁佳宁正推着药品车,帮助老人喂完药品,她嘱咐老人一定要按时吃药。梁佳宁每天需要帮助12名失能失智老人喂药,药品有降压药、降糖药等常规药物,这些失能失智老人需要专人陪护。
桥西区西里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有122张床位,在今年7月份开业运营。该养老院负责人赵泽芳介绍,为老人服务一定要有高度的细心和责任心,不仅要有干净整洁的环境,还要根据老人的特点精准服务,比如有许多失能失智老人达到不认识字的程度了,他们就把一楼用南瓜、二楼用香蕉、三楼用西瓜的模型,放置在各楼层的电梯口方便老人识别,在细节上用心用力用情为老人做好服务。
“扎实推进高标准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是我们的重点工作。”桥西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桥西区以大力发展高质量、示范性街道区域养老服务设施为重点,结合环京养老示范点、智慧化养老示范点、老年助餐示范点、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养老服务顾问试点等特色工作,打造了一批可持续运营的高标准示范点,初步形成了具有桥西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经验。同时,他们还在积极引进更多的社会专业机构进行居家养老服务运营管理,为老人提供涵盖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助餐服务、政策宣传等多种服务,对生活不能自理的高龄、独居、失能等老年人提供家务劳动、家庭保健、送饭上门、临时看护、家庭养老床位改造等项服务。形成了“白天入托接受照顾,晚上回家享受清福”的区域养老服务模式。
来 源 | 石家庄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