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桥西动态
 >> 基层动态
 
凤桥街社区与青年志愿者携手共创宜居桥西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8日 09:42
楼道杂物堆积一直是不少社区治理工作中的“痛点”和“难点”。堆放在楼道的杂物不仅仅影响环境,更占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4月16日,石家庄市凤桥街社区凤邻桥畔志愿服务队联合河北经济管理学校晨曦志愿队、河北经贸大学冀语青行志愿队,以“党建+志愿服务”模式共同发起“楼清·家美”楼道环境提升行动,工作人员引领青年志愿者一起深入社区,帮助小区楼道“减负”。堆积的废弃木材、纸板箱、废弃瓷砖、毛绒玩具等杂物被运出小区,楼道“减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效。
此次行动共召集60余人参与,大家一起走进石桥润泽园小区。润泽园小区是建成于1996年的小区,共21栋楼,其中8栋为商品房,13栋为村民回迁房。2023年小区刚刚完成老旧小区改造,小区内整体环境和面貌焕然一新,大部分居民都非常珍惜现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但是仍有少数居民有在楼道和地下室公共空间堆放杂物的现象。
在这场多元共治实践中,双方各自发挥优势。社区工作者利用熟悉情况的优势,提前一周展开清理动员。不仅每天在网格群中推送清理楼道杂物的通知,还对堆放杂物较多的居民电话告知,确保告知到位。记者看到每栋楼的单元门上都张贴了通知,从保障居民安全的角度,动员居民自行清理堆积在公共楼道、地下室、屋顶平台、消防通道等部位的杂物、纸箱废品、易燃物品、垃圾废弃物等。对于那些不积极主动的居民,社区工作人员还单独进行联系,摆事实讲道理,通过“一户一策”柔性破局,让怀旧情结与公共安全在人性化服务中达成平衡。而青年学子则在昨天的集中清理工作中,发挥“细节治理”优势,一个楼道一个楼道地清理楼道里的杂物。经过两个多小时集中攻坚,8栋楼的杂物全部清理完毕。
15号楼2单元的郭大姐一直乐呵呵地关注着志愿者们的行动,对于楼道环境提升行动她非常支持:“楼道干净了大家都受益,我平时没事儿也总擦擦我们的楼道,把杂物清走了更整洁了。”
12号楼的李阿姨在小区租房两年了,她昨天看着志愿者把自己攒的旧门板搬出了地下室,多少有点儿不舍,但是也坦言确实没啥用:“旧门板是别人装修的时候拆下来不要给我的,我本来还想看看有没有回收废品的卖了,可是一直没人收,放了好长时间了。”
凤桥街社区党总支书记张烁告诉记者:“以前楼道治理一般就是堆物问题哪里有投诉,我们就去解决,并没有从根本上形成一套常态长效的应对机制。我们将基层治理的痛点通过党建联席会提出,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经济管理学校积极响应,促成了这次志愿行动。通过党建‘绣花针’穿起多元共治线,通过组建‘社区党组织+青年志愿团’红色治理联盟,将每月第一周定为‘红色治理周’,推动楼道整治从‘突击式清理’向‘常态化治理’转变。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帮助居民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同时养成保持楼道整洁干净的习惯,共同维护我们‘楼清·家美’的楼道环境。”
来  源 | 燕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