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桥西区环卫“青年班”用扫帚书写坚守与创新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1日 11:15
石家庄市桥西区,有一支名叫中华一班“青年班”的环卫队伍,自2014年初以80后班组为起点组建,10年间不断吸纳90后新生力量,如今已成为桥西环卫的“标杆战队”。
成立至今,他们收获荣誉无数——连续获评2016年度先进集体、2017年度先进集体,近三年更是年年拿下“优秀班组”称号,还先后斩获市级优秀班组、石家庄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提名奖、桥西区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等荣誉,多人获评优秀大班长、先进个人。这支队伍现有11名成员,平均年龄38岁。“90后”班长杨沛带领着李向阳、王焕新等年轻组员,以及郑云飞、陈丽芳等经验丰富的“80后”“老兵”,共同守护着中华大街中山路至裕华路段的整洁环境。作为全市道路保洁的标杆路段,这里人均保洁面积达5000平方米,质量要求极高。为了守好这份责任,“青年班”发挥年轻人的优势,摸索出“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协同作业模式:主次干道靠多功能洗扫车、洒水车“湿扫+冲洗”,确保路面见本色;人行道的墙角缝隙等处,就用人工搭配小型机械清理,实现“全覆盖、无盲区”保洁。
近两年,中华大街沿线新增的“智慧座椅”虽方便了市民,却也增加了作业量,可“青年班”全员齐心,在完成日常保洁的基础上,主动扛起“智慧座椅”保洁任务,让这段街道始终在卫生检查中名列前茅,成为名副其实的“样板路”。
中华大街地处城区中心,保洁容不得半点松懈,不间断作业是他们的日常。今年以来,在洗城降尘工作中,他们频繁配合机扫科冲洗马路,力求道牙干净、路见底色。清理小广告时,哪怕加班加点,也从不喊苦喊累。
更难得的是,这群年轻人还把“创新”融进了工作里。他们快速掌握新能源车辆操作技巧,用小型新能源冲洗车巡查背街小巷,破解了大型车辆无法进入作业的难题。同时,他们还动手进行“小工具微创新”——给扫帚杆装反光条做成“反光金箍棒”,改装水管喷头制成“水扫把”,用塑料绳绑扎旧扫帚变废为宝,用木板、泡沫板做“推水神器”,每一个小发明都让作业效率大幅提升。
除了守护城市的“面子”,“青年班”多年来还累计捡到各类物品700余件,小到证件、车牌,大到万元现金,他们总会想方设法联系失主。一封封感谢信、一面面锦旗,见证着他们的高尚品格,也让“城市美容师”的形象更加饱满。
来 源 | 燕赵晚报